(网经社讯)随着三伏天的到来,荔枝、杨梅、西瓜、哈密瓜、葡萄等夏季水果消费进入旺季。然而,价格虚标、以次充好、缺斤少两、售后推诿及变质等问题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对此,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发起“揭秘网购水果消费陷阱 守护夏日果篮安全”专项调查行动(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dsbdcxdz/),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五大陷阱令人眼花缭乱
即使消费者在网购水果时相信“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购买了相对较为昂贵的水果,但依旧发现存在品质问题。看似简单的交易背后,却暗藏着不少陷阱,让消费者眼花缭乱。
陷阱一:价格陷阱
网购水果看似价格优惠,但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许多商家在标价时并未将包装费、快递费、人工费等成本完全纳入考虑,导致最终价格并不比实体店便宜。此外,一些商家还会通过提高水果的等级和品质来吸引消费者,但这些所谓的“高档水果”往往只是虚有其表,品质并不一定优于普通水果。
如有些商家用极低价格和文案吸引眼球,例如59元5斤,顺丰包邮,坏果包赔,肉厚核小,点赞加购多送一斤……但这只是一种骗术。该骗术的核心技巧就是通过低于市场价的预售,来获取销售量,使他们的产品冲上首页或是搜索前几页,然后恢复市场价格。后面有利润就优先发货,所有预售的订单,一律不发货,以各种理由让买家发起退款,实在不行,最后就将残次品发给预售订单。有的甚至直接闭店,此时,买家也只能发起退款申请。但是白狼已经被店家套走了,店家的目的也达到了。
陷阱二:品质参差不齐
网购水果的品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由于无法亲自挑选,消费者只能依赖商家的描述和图片来判断水果的品质。然而,一些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常常使用精心处理过的图片进行宣传,导致消费者收到的水果与图片大相径庭。此外,一些商家还会将质量差、快烂了的水果混在好水果里一起卖,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损失。
据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 “电诉宝”(315.100EC.CN)投诉案例显示,2025年7月2日,周女士在抖音平台大梦果园购买了荔枝大果,发过来不光用小果以次充好,而且果子到了以后基本都是坏果,商家不予理赔。抖音平台给予10元退款+39元优惠券到账补偿。
陷阱三:缺斤少两
“缺斤少两”是网购水果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一些商家在标注重量时常常含糊其辞,甚至将包装箱的重量也算在内。当消费者收到水果后,往往会发现实际重量与标注不符。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害了商家的信誉。
据《速新闻》报道,市民杜女士分享了她的一次网购经历。“最近我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了一箱猕猴桃,下单时标明的是10斤,收到货后我除去纸框称了重,实际的猕猴桃重量不足8斤。”有了这次的经历,杜女士称自己以后网购会多留个“心眼”,收到生鲜水果类商品,会第一时间称重,向卖家反映问题。
还有消费者爆料称,“主播承诺出果率50%,我便下单了一个4.4斤重的榴莲。只见主播去壳后称重,果肉有2.2斤。但收到货、拆开包装带盒称重发现,重量只有2斤。”
陷阱四:售后服务差
网购水果的售后服务往往不尽如人意。一些商家在销售过程中承诺“坏果包赔”,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常常推诿责任,拒绝赔偿。即使同意赔偿,也可能只是象征性地给予一些优惠券或小礼品,无法真正弥补消费者的损失。
此前,广东省的查女士向“电诉宝”投诉称其于7月31日在<a href="http://www.100ec.cn/Index/complain_search.html?company=美团优选电商平台(陈阿姨便利店提货)购买了两个菠萝蜜,到货后查女士发现果品还未成熟,达不到食用标准,于是拒绝提货,并在平台APP办理退款售后,平台却以商品为果蔬生鲜类拒绝退货退款。
查女士再次申请退款,平台以同样理由拒绝。查女士称好不容易打通客服投诉却是机器人,最终未得到任何结果,并认为此种行为损害了查女士作为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陷阱五:物流配送问题
网购水果的物流配送也是一大难题。由于水果易腐烂、易变质,对物流配送的要求极高。然而,一些电商平台的物流配送体系并不完善,导致消费者收到的水果往往出现包装破损、产品变质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损害了商家的声誉。
此前,广东省龙女士向“电诉宝”反映称,其在网易严选平台购买生鲜产品,商家当天使用顺丰标快寄出(单号SF1613224774799),速度欠佳,且物流信息显示商品在已到达收货地的情况下又到别处再绕过来,再次耽误时效。
两天后,龙女士收到快递检查,发现生鲜产品已经融化并渗出黑色的臭水,且有包装盒破损的情况,遂拒收并申请退款。但商家迟迟不处理,等了两天才来电话说商品没有问题,并驳回龙女士的退款诉求。龙女士认为,商家寄生鲜件却没有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因快递慢导致商品变质却不承认,侵害了龙女士的获得赔偿权,她要求商家同意退款。
二、电商平台如何规范?
针对网购水果的各种陷阱,电商平台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和提升购物体验。
如2024年9月12日,淘宝网新增《淘宝网水果行业管理规范》。《规范》要求,卖家需如实描述商品,在商品页面(如商品标题、图片、价格、运费模板、属性区域、详情描述、后台品类等)对品类、邮费、属性、价格、类型等商品信息要素需保持一致、相互匹配,不同品类的水果,在商品描述时不得出现品类、产地堆砌。
《规范》明确,新鲜水果存在较强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各品种有特定的上市和退市周期,为保障新鲜水果的商品品质,卖家需在商品正常上市周期内发品,并在退市时间前下架对应品类商品,若卖家未在时令商品正常上市周期内发品的,平台可以做下架处理。
此外,京东开放平台也有水果商品品质抽检规范,适用于在京东开放平台销售一级类目“生鲜”下的二级类目“水果”类商品。抽检方式包括购买线上店铺的商品,抽取样品的数量不超过检验、复检的合理要求,样品贮藏条件应符合产品明示标准或标签的要求。抽检频率为每半月一次,选择近半月QCR大于所属三级类目平均值的SKU进行抽检。
关于净重,规则中定义:指去除商品包装后的重量,前台页面主标题应标写商品净重,若未明确标写净重(如:“净重XX斤”或“净含量XX斤”等),只宣称毛重(即商品与包装重量总和,如:“带箱重XX斤”或“XX斤装”等),则一律按净重检查。容忍度:缺重比例=(宣称净重-实际净重)/宣称净重*100%,进口车厘子缺重比例≤3%可接受,鲜榴莲缺重比例≤10%可接受,其它水果缺重比例≤5%可接受。
拼多多平台对水果类商品的销售规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资质要求:商家在拼多多平台销售水果需要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具体来说,商家需要上传食品经营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如果经营酒类且食品经营许可证中经营范围不包含酒类,还需额外提供酒类流通备案登记表(或声明书)。
2.商品上架要求:所有食品类目商家在上架商品时,需要在详情描述开头写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规格需写上(以g/kg/ml或粒/罐等标识),若商品有不同口味,产品口味也需写在标题上或写上多种口味1。对于水果和蔬菜,需要在商品描述开头写明“坏果包赔”,并注明单果重(g/斤/kg)或果径(mm/cm)。
3.质量检测和售后服务:拼多多平台会对每一个商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要求商家提供检测报告和保证书,以确保消费者购买的水果和生鲜产品没有质量问题。如果消费者收到的水果存在质量问题,拼多多将提供7天无理由退换货服务,客服团队也会全天候在线,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问题和投诉。
4.物流和保鲜:为了确保水果的新鲜度,拼多多采用快速配送方式,通常在24小时内发货,并优先选择附近的农贸市场和产地。此外,拼多多还会使用专业的保鲜技术,如低温保鲜和包装保鲜,以延长水果的保鲜期。
三、调查行动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除了电商平台的规范外,消费者自身在购买时应保持警惕,如选择信誉好的商家、仔细阅读商品详情(描述、产地、重量、保质期等信息)、选择优质的物流配送、及时开箱检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然而,即使消费者擦亮双眼,也难以完全“避坑”。
网络食品消费种类繁多,更要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对此,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 )发起“护驾舌尖上的消费 聚焦网络食品安全”专项调查行动(详见网经社专题:https://www.100ec.cn/zt/dsbdcxdz/)。
此次调查行动涉及对象包括但不限于:
1.综合类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抖音电商、快手电商、网易严选、小红书、微信小店等;
2.生鲜外卖平台:本来生活、盒马、叮咚买菜、朴朴超市、永辉、美团、饿了么等;
3.MCN机构/直播间:交个朋友、东方甄选、辛选、三只羊、谦寻、无忧传媒、遥望、美腕、君盟、蚊子会、缇苏、辛巴、蛋蛋、董宇辉、疯狂小杨哥、太原老葛、蜜蜂惊喜社等;
4.垂类食品电商平台:良品铺子、盐津铺子、来伊份、百草味、好食期、临期团、好麦多等。
(图为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专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
对此,浙江省消保委第四届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专家、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网购水果安全需构建"平台-法律-技术"协同治理体系。平台应强化AI审核,对生鲜品类实施"先审后发"机制,并设立消费者赔偿基金;法律层面需明确平台连带责任,建立高风险品类监管规则;技术端应推广区块链溯源,实现采摘、冷链、物流全链条数据上链;消费者端需建立标准化评价体系,将缺重率、腐损率纳入动态评级,并加强典型案例曝光,提升公众辨识能力,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如果您也遇到相关网络消费食品安全问题,欢迎向我们提供线索(微信xx726ysy,请务必备注姓名+单位+职务)。电诉宝将通过发布快评、消费预警、投诉受理、滚动曝光、专题聚焦、密集播报、媒体联动、律师咨询、纠纷调解、典型通报等一系列调查行动具体落地手段,维护您的合法权益。
【小贴士】
国内知名网络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电诉宝”(315.100EC.CN)运行10余年来,与全国近千家网络消费平台建立对接,影响1亿+网络消费用户,新系统实现一键投诉、24h在线、自助维权、同步直达、实时处理、进度查询、评价体系、法律求助、大数据分析等诸多功能。目前,平台“绿色通道”服务向广大网络消费平台开放,平台可自主申请入驻,实时受理、反馈和查询用户满意度评价。为了更好地营造公开、透明、健康的网络消费投诉环境,“电诉宝”公开版已正式上线,新增用户投诉实时受理动态、月度平台投诉量TOP10、热点投诉地区、投诉榜(依据投诉量排行)等模块,让投诉过程透明化,一手掌握信息动态。